古往今來,一對男女成為夫妻或是青梅竹馬,兩情相悅,或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還有可能是為瞭報恩以身相許。
上世紀70年代卻發生瞭這樣一件事,20歲的知青小夥和31歲的農村寡婦結婚,婚後他主動放棄回城的機會,始終陪伴在妻子身邊,甘願當瞭46年的農民,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
這個知青小夥名叫張志遠,1954年他出生在重慶,當時城市戶口非常吃香,相比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已經贏在起跑線上。
1972年18歲的張志遠響應號召到農村鍛煉,他來到四川南江縣,成瞭那裡第一個知識青年。
他的到來讓全村人沸騰瞭,村裡人幾乎全是文盲,沒有見過什麼世面,這樣一個白白凈凈的城裡人突然來到他們身邊,怎能不讓他們激動?
張志遠住在一個山梁上的木屋裡,他的鄰居是佘林海一傢。佘林海比張志遠大12歲,他和妻子胡庭秀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,他們熱情好客,把張志遠當成親人看待,一來二去他們就混熟瞭。
張志遠來到農村難免會不適應,好在有佘林海一傢陪伴,他在農村的生活顯得沒有那麼孤單瞭。
張志遠經常給佘林海講述他在城市裡的見聞,以及書本上的知識,佘林海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,他唯一覺得驕傲的就是他的四個兒子,他盼著兒子們早點長大,結婚生子,過上好日子。
就在張志遠來到農村的第二年佘林海生瞭一場大病,胡庭秀要照顧4個孩子,還有忙著掙工分,她無法去醫院伺候丈夫,張志遠自告奮勇守候在佘林海左右。
佘林海的病情很重,最終沒能搶救過來,彌留之際他對張志遠非常感謝,他拉著張志遠的手說:“兄弟,我欠你太多,隻有來世當牛做馬報答你瞭!”
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胡庭秀和4個孩子,張志遠拍著胸脯打包票:“大哥,隻要有我在,嫂子和侄兒就不會挨餓受凍!我向你保證,我會對嫂子和侄兒負責到底!”
聽到這句話佘林海淚水連連,他慢慢地閉上雙眼。
張志遠是個信守承諾的人,此後他隔三差五到胡庭秀傢幫忙,幫她挑水、砍柴、幹農活,努力為他們孤兒寡母做點事情。
常言道:“寡婦門前是非多”,張志遠頻繁幫胡庭秀幹活,風言風語在村裡傳得到處都是,有人居然在背後說胡庭秀“勾引小夥子”。
聽到這些話張志遠總是主動還擊,他覺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,沒做虧心事有什麼好害怕的?胡庭秀卻不這麼想,她是個傳統的女人,她很在乎自己的名聲,為瞭遠離是非她對張志遠說:“你以後不要來瞭,我傢的事情你也不要管瞭!”
一開始張志遠很生氣,後來他想明白瞭,既然當初他答應佘林海,他就要兌現承諾,他當即做出瞭一個驚人的決定,他要和胡庭秀結婚!
那天張志遠抱著鋪蓋來到胡庭秀傢,他直截瞭當地對胡庭秀說:“我們去辦結婚手續,今天就結婚!”
胡庭秀感動得一塌糊塗,她一邊流淚一邊點頭答應。
那一年張志遠20歲,胡庭秀31歲。
結婚後張志遠擔起瞭傢庭的重擔,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耕地、砍柴、拉竹子,他專挑掙工分多的活來幹,一天下來他累得腰酸腿疼,倒在床上就睡著瞭。
他舍不得買衣服,舍不得買鞋子,有時還會把飯菜留給孩子們吃。他把省下的錢全都用在胡庭秀和4個孩子身上,雖然他不是孩子們的親生父親,在外人看來他比親生父親還要盡職。
經過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,他從精神帥氣的小夥子變成瞭消瘦憔悴的“小老頭”,一傢人的開銷實在太大瞭,即便張志遠如此辛苦,他也隻能勉強維持正常的生活。
胡庭秀很心疼張志遠,她盡自己所能照顧他,他們是半路夫妻,他們的感情卻變得越來越好,很多村民都會他們贊不絕口。
後來他們又有瞭兩個孩子,這樣一來一傢人的日子過得更加拮據,作為一傢之主張志遠愁得不得瞭。
正在這個時候,知青返城的消息傳來,其他知青陸陸續續離開瞭這裡,回到城市去過舒服的日子,張志遠並沒有這樣做,他舍不得拋下胡庭秀和那些孩子。
張志遠的父母著急瞭,他們一個勁催他趕緊返城,張志遠不為所動。胡庭秀也知道瞭這件事,她料想張志遠遲早要離開,她常常暗自落淚。
她對張志遠說:“你是從大城市來的,你應該回去。”張志遠回答:“人得講良心,當初我答應瞭佘大哥,我就要為這個傢負責到底!”就這樣他成瞭村裡唯一一個沒有返城的知青。
1980年知青辦的人告訴他:“你如果現在不走,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城瞭!”張志遠說:“我想好瞭,要是我走瞭這個傢就毀瞭,就讓我做點兒犧牲吧!”
知青辦的人深受感動,他們留下1200元錢為他做安傢費。
在此後的46年裡,張志遠一直待在農村,當瞭一個農民,他和胡庭秀含辛茹苦把6個孩子拉扯大,並且讓他們接受瞭教育,這在當時難能可貴。
孩子們長大後張志遠又給他們蓋瞭新房,讓他們結婚生子,過上瞭幸福的生活。那些年他不管多累多苦都毫不在乎,一想到當初的承諾他渾身充滿瞭力量。
現如今張志遠66歲瞭,他和胡庭秀相伴走過瞭大半輩子,他們恩恩愛愛,日子過得很甜蜜。他們的孩子已經成傢立業,也都很孝順,老兩口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,開心得不得瞭。
當年張志遠立下瞭一個誓言,20歲時他和31歲的寡婦結婚,為的是兌現承諾,他把佘林海的4個兒子養大成人,同樣是兌現承諾,為瞭這個誓言他付出瞭一生的努力。
張志遠的故事感動瞭很多人,即使有條件返城他還是放棄瞭,他“一諾千金”,對妻子不離不棄,對愛情堅貞不渝,他的這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