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“癌”色變的說法並不誇張,近幾年來,因為癌癥的高發率和高死亡率讓人們對它避恐不及。
癌癥是一種惡性腫瘤,一旦患上難以治愈,癌癥患者不僅要承受疼痛、還要面臨失去生命的威脅,所以大傢都聞癌色變。
01
癌癥會不會傳染?
首先我們要明白傳染病必須具備傳染源,而傳染源有兩個特點:癌變的細胞是由於體內DNA組織發生變異,它在患者體內具有侵潤轉移的能力,但是隻要脫離瞭患者的身體或者患者生命垂危之後,癌細胞也會迅速的凋亡和死亡,並不會傳染給其他的人。
而為瞭證實這一說法,美國科學傢索瑟姆做出瞭一項實驗。
在1951年索瑟姆發現在小白鼠身上註射白白細胞之後,小白鼠會迅速患癌死亡,那麼往人體內註射癌細胞會不會也會讓人患上癌癥呢?
接下來就進行瞭人體實驗,最初的實驗對象是一些患有癌癥的老年人,在為患者註射藥物時摻雜瞭變異的癌細胞,患者的接種部位出現瞭結節和硬塊,也就是所謂的癌癥組織,不過在之後一個月的時間內結節和硬塊已經自行消退。
而有些癌癥患者因癌細胞而失控,擴散之後瀕臨死亡,但是索瑟姆並不認為這與註射癌細胞有關,而是因為試驗對象本身是癌癥患者。
為瞭再次證實這項實驗的真實性,索瑟姆開始在健康人體上做試驗,在健康人體註射癌細胞之後的一段時間內,他們全部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戰勝瞭癌細胞,並且註射次數越多,癌細胞消失時間就越短,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癌細胞並不具有傳染性。
而且醫學期刊《Cancer Cell》從發表過一項論文顯示:癌細胞之所以會變異,是由於體內產生的垃圾,而垃圾會在健康細胞的周圍變成腫瘤細胞,然後在身體內不斷繁殖,醫生表示正常免疫力的人群,在接觸有一定的癌細胞之後不會被傳染,因為身體強大的免疫系統會立即消滅它們。
雖然癌癥不具有傳染性,但是有一些致癌病原體是會傳染的,大傢可不要掉以輕心。
02
癌癥不會傳染?別高興太早,4種致癌病原體,也會發生傳染
(1)、乙肝病毒
肝癌三部曲:肝炎——肝硬化——肝癌。
在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非常多,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乙肝病毒都會轉化為肝癌。
人體細胞內天然就存在著一組能夠引起細胞癌變的基礎——“癌基因”,通常需要在接觸致癌物多年之後,才演變成癌,一般長達15—30年。
之所以乙肝會轉化為肝癌,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關。
據臨床數據統計10%~30%的乙肝患者會發展成慢性炎癥,不過在此期間至少需要5——10年的時間。
提醒:在平時應接種乙肝疫苗。
(2)、幽門螺桿菌
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發生之間有密切相關的聯系。
幽門螺旋桿菌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,幽門螺旋桿菌會寄生在胃黏膜內,會對胃黏膜造成不斷的刺激。
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都是由於感染幽門螺桿菌而導致的,而且此類疾病正是誘發癌癥的關鍵原因。
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有:聚餐、共用餐具、糞便接觸。
(3)HPV
HPV就是所謂的宮頸癌這類疾病大多高發於18~60歲之間的女性,感染率高達26.8%。
此類疾病的傳播途徑,主要以性接觸為主,在平時一定要註意個人衛生,不與他人共同使用私人物品,有條件時請接種HPV疫苗。
(4)、HIV
根據目前的醫療手段艾滋病是沒有辦法徹底治愈的,一旦感染HIV病毒,則會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,會因一點小病而誘發死亡。
HIV通過性傳播,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,建議:盡量避免與他人有血液方面的接觸,不與他人共同使用私人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