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偶爾路過五路口,發現旁邊的革命公園門口人山人海,擠得水泄不通。這些人大多為中老年人,好像在排隊搶購什麼東西。但詢問瞭一個大媽後,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在相親,準確地說,是在幫兒女找對象。
以前大傢不是都在公園裡面相親嗎?我問。
公園裡面現在不讓相親瞭,大媽略顯無奈地說。
近半年沒去公園瞭,原來連相親角都沒瞭。多年來的美好記憶就這樣終結瞭。
革命公園的相親角歷史悠久,記得十幾年前,單位有位保潔阿姨說,周日幫兒子去公園裡面找對象。近幾年,我自己因為急著找女朋友,偶爾也會去公園。
那時候,革命公園是個很熱鬧的所在,每個周三、周末,這裡就像農村臘月趕集一樣,被老人們擠得水泄不通。偶爾也會有幾個心有不甘的剩男剩女,進來逛一下,又很失望地離開。
這裡的女孩子都很優秀,大多是碩士、博士,當老師,或者在銀行、醫院、國企上班,這裡的傢長們大多要求也都比較高,要求對方有編制、有好的單位,父母有退休金、西安戶口。所以這裡的相親,成功率也很低。
不過,我還是挺喜歡來這裡。雖然這裡找對象挺不靠譜,無數次讓人失望,但每當為沒對象而煩惱,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會來這裡,看到空中的鐵絲上、冬青葉上、以及大媽撐的傘上所張貼的無數張女博士、碩士的相親簡歷,心裡就好瞭很多。這麼多優秀的人都找不到對象,我又算得瞭什麼呢?
而且看到那麼多單身女孩,也常會產生一種幻想,就是單身女孩也很多,我還有希望。
在大叔大媽們之間穿梭一陣,忍受他們的盤問,欣賞完形形色色的征婚簡歷後,我會悄悄離開喧鬧的人群,走到後面的小湖邊,漫遊於假山和小竹林裡。那裡依然有公園的感覺,小湖十分靜謐,偶爾有情侶坐在亭子裡聊天。樹林深處不時有老人在絲竹聲裡哼著秦腔。
在公園另一個角落有個小型遊樂場,大擺錘、摩天輪、旋轉木馬上,常可以聽到小孩子們的歡呼聲。
從疫情爆發後,革命公園的相親活動也受到瞭限制,有時不讓人們進去,進去不讓掛征婚簡歷,有的人隻能拿出自帶的小板凳,坐在角落裡,在自己面前撐開貼著簡歷的花紙傘,以吸引其他人註意;也有的人幹脆將簡歷貼於胸前,或者拿在手上,來回晃悠。
思緒再回到眼前。雖然公園裡已沒有瞭相親角,但老人們仍聚集在公園門口。老人們還和以前一樣撐開貼著簡歷的傘,或將簡歷拿到手裡,看到有合適的,相互打個招呼。而一些婚介也和以前一樣,將收集到的男女資料分門別類,放在地上,供人們挑選,吆喝著讓大傢趕緊登記資料,一年隻要一百塊。
不同的是,以前在公園裡時空間比較大,此刻都擠在門口,過於密集,打個轉身都難。相比於從前,太不方便瞭。
我又進入瞭公園裡面,原來的相親角已沒有瞭持著簡歷的鐵絲,冬青樹和楊樹的樹幹上也空空如也。以前人山人海的烈士塚面前現在也冷清瞭許多。不過,仍有一些人聚集在原來曾張貼著簡歷的地方,也有的手裡拿著簡歷。看來,對於相親角被清理一事,大傢還是不甘心。
不知道革命公園為什麼不讓相親瞭,也不知相親角是被取締還是暫時關閉,感覺都不是很合理,畢竟許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相親公園,這也有助於解決當前的剩男剩女問題。如果相親角就這樣沒瞭,以後大傢又要去哪找對象呢?總不能每個周末都聚集在公園門口吧?
對於無數急切想給兒女找到另一半的父母,以及曾來過此園,想要尋覓一段奇緣的剩男剩女們來說,無疑也是很失望的。
早知道是這樣,當初相親角還在時,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?